如果能够解决高句丽和百计的问题,彻底稳定辽东的发展,解决南北朝以来,从来没有解决过的问题,这样的威望,足以让他震慑众人,也让周围的小国,不敢有反抗之心。
已经足足有两年多的时间,大唐没有顾得上对付高句丽,这让整个高句丽都不由松了一口气,并且恢复了一些元气。
大唐政权交替的消息,当然不可能隐瞒高句丽和百济。
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刚刚缓过一口气来的百济,自然不会忘记对新罗的新仇旧恨,新罗可是趁着有大唐撑腰的机会,占领着百济的几十座城池。
金胜曼执政新罗之后,一切向大唐学习,虽然时间尚短,但也是取得了很大效果的。
面对百济的进攻,新罗举全国之力,死守不退,并且迅速的派人,向辽东的唐军求助。
尤其是驻守在耽罗岛上的唐军,罗通率兵乘着战船,从海上登陆百济的熊津城,直接威胁着百济都城的安全,令百济不得不撤军救援都城。
新罗派出的使臣抵达了长安城,向大唐求援,状告百济和高句丽,贸然出兵入侵了新罗的城池。
正想睡觉,就有人送来了枕头,尽管皇帝恪和左仆射李中华,提出来要彻底解决辽东的后顾之忧,灭亡高句丽和百济。
但很多大臣还是不太赞同,认为高句丽已经龟缩在朝鲜半岛上,既便加上百济,也暂时对大唐构不成什么威胁。
只需要保持适当的打压,让他们没有机会发展壮大就好,动不动就灭掉两个属国,让周围的其他小国怎么想?
皇帝刚刚登基,应当多施仁政,以德服众,万不可随意挑起战争。
关键是辽东那边再过去,天气实在太冷了,打下来也没有人愿意移民过去,用处真的不大呀!而且民风又没有开化,治理起来费时费力,实在是不讨好。
好吧!褚遂良这些大臣,实在是满身的酸腐气,偏偏又口才了得,又是先皇遗命的顾命大臣,皇帝李恪也拿他没有办法,只能是暂时忍了。
不过现在机会已经来了,新罗可是大唐最忠实的属国,被百济和高句丽给欺负了,朕总不能不管吧?
真要是这样的话,伤了属国新罗的心,那怎么办?
“那陛下也不能以灭国为目的,像先皇在世时一样,派二万兵马去警告一下,敲打一下也就行了,新罗是大唐的属国,固然是要救的,但高句丽和百济,也同样是我大唐的属国,不能厚此薄彼呀!”
这帮酸腐的文臣,真是快要把李中华给气的没脾气了。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李中华只得劝说李恪,现在还不是和这些人翻脸的时候,二万就二万吧,咱辽东不是还有兵马吗?
等真正灭掉了高句丽和百济的时候,难道这些文臣还能逼着朝廷给他们复国不成。
这一回,属于苏定方的机会,终于己经来了,苏定方曾经护送过李恪去康定,并且救过他的命,在李恪成为太子之后,更是担任了他的东宫卫率,这就等于是李恪最亲近的武将。
这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李恪当然要给自己人机会了,在他看来李勣也罢,褚遂良也罢,他们都是父皇留下来的老臣,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算是自己的嫡系。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恪新登大位,当然也是需要培养自己的臣子了,而想让臣子们心向自己,忠心耿耿,当然要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可以立功,这样自己提拔他们的时候,也就能够更加的有理由了。
身为一个皇帝,并不是你想升人家是什么官就什么官,你想封人家多大官,就封人家多大的官,你必须要有一个拿得出手的理由才行。
如果群臣反对的话,皇帝也不是可以任性而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尤其是一个根基都还不算很稳的皇帝,就更加不可能这样了,真要是这样的话,他这个皇帝搞不好就当不下去了。
苏定方带着二万兵马出发了,因为有辽州作为基地,二万兵马只需要带足路上的粮草就够了,其他的到了辽东之后,再进行补充就可以了,所以行军的速度很快。
一切仿佛都进行得非常顺利,三月初十,李恪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大军二万,先抵达金州,汇合辽东的八万水陆大军渡海,进行登陆作战。
任命新罗王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率新罗兵五万与苏定方配合作战。
八月,苏定方率唐水陆大军船队从城山启航,横渡黄海,至熊津江口。
百济军据熊津江口拒守,唐军先锋抢滩登陆,上山结阵,与百济守军展开激战。
后续唐军船队正逢涨潮,源源开到,一时扬帆盖海,无比壮观。百济军根本抵挡不住,迅即被击溃,死伤数千。
唐军顺利攻下了熊津江口,取得了稳固的立足点。
从陆路助攻的新罗军,进展却不大顺利,遭遇百济名将阶伯所率的五千士卒殊死抵抗,最后勉强惨胜。
唐军水陆大军刚一站稳,就齐头并进,沿江而上,直趋百济都城泗沘城。
距城二十余里,百济倾国来战,唐军再次大破百济军,斩首万余,又穷追残敌直抵泗比城下。
百济义慈王与太子扶余隆逃向北部边境,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率兵固守。
扶余隆的儿子扶余文思率左右逾城归降,百姓皆从之。
苏定方乃命士卒登城立帜,扶余泰处境窘迫,只好献城请求处置。
此后,扶余义慈、扶余隆及各城城主亦相继投降,百济宣告灭亡。
百济亡后,下一个目标就是高句丽了。
苏定方率唐军主力约十万,分道北上进击。
唐朝在百济故地设立了熊津都督府,马韩都督府,东明都督府,金涟都督府,德安都督府等五个都督府。
五都督府下辖三十七州,二百五十县。
李恪下旨委任右卫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统兵镇抚全境,又命郎将刘仁愿镇守百济都城泗沘城,委派当地的酋长分任都督、刺史。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