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男子哥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世家再醮记 > 13 第十三章 回到长安

13 第十三章 回到长安(1 / 1)

过了潼关,离京师便已只剩下二百余里。继续往西行了三四日后,京都长安便遥遥在望了。

离长安愈来愈近,王九娘的情绪也愈来愈低沉。所有的自我安慰都化成了忐忑不安,甚至于焦躁,蚕食着她所剩无几的激动与兴奋。她发现,自己远不如自以为的那般镇定、那般乐观。能顺利得到王七郎这位兄长的关爱,并不意味着能同样顺利地获得父母的认可。万一他们发觉了什么,她该如何应对?万一他们不能接受性情大变这个借口,她又该如何是好?万一她连兄长的认可也一并失去了,又该怎么办?

她的紧张,也影响了丹娘与青娘。她们误以为她是近乡情怯,安慰了几句却毫无效果之后,便不再多言,只是默默地陪伴着她。于是,马车中越发闷声不响,一日比一日更安静,让王七郎也颇觉讶异。

这一天,偌大的长安城终于浮出了地平线,隐隐绰绰地露出了轮廓。离这座当今最为庞大、最为繁华的都市只剩下半日路程,车队却突然停了下来。王七郎驱马来到马车边,低声道:“九娘,钟十四郎等人要告辞了,出来给他们送行罢。”他这几位朋友虽然皆是京畿人士,但都未居住在长安。京师所属的雍州下辖二十余县,长安分属万年县与长安县,他们的老家则在周边诸县中。

马车的车帘微微一动,在丹娘、青娘的帮扶下,王九娘稳稳地下了马车,快步走到兄长身边。她迅速地扫了一眼围在兄长另一侧的几个年轻男子,不期然却与其中一人对上了视线。那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面容端正,身形略显得有些清癯。他微微一怔后,朝她轻轻颔首,便挪开了目光。

他的目光清澈平静,也并不唐突,因此,王九娘便也不甚在意,垂首静静地听着兄长与他们寒暄道别。

“承蒙王兄这些时日的照顾,平白蹭了王兄这么多日的吃喝,改日一定请王兄光临寒舍,也好让我有机会尽尽地主之谊。”

“过两日便给王兄下帖子,一同去曲江池走一走,王兄可莫要推脱。”

“那我便在家中等着你们二人的帖子了。可别教我一直等不着啊。”

“王兄身为太原王氏嫡支子弟,竟与我等平辈论交,不愧是大家风度。我先前还对高门子弟多有微词,目光实在是太过短浅了。”

“时人可不以家世出身论英雄。我与诸位相交,也是性情相合、意气相投之故。诸位都有意贡举晋身,我却没什么太大的能耐帮上什么大忙。不过,些许小事还是能做到的——诸如举荐你们的文卷、邀你们参加几场文会之类。”

“这于王兄虽是小事,于我们,却已是帮了大忙了!”

“王兄能如此提携我们,已是我们的幸事了。”

到目前为止,王九娘仍然未能将这几人的名字与人一一对应起来。幸好她也不必多说什么,只需朝他们点头致意便可。王七郎却很是和颜悦色地说了好些话,又是一同展望贡举之事,又是三言两语定下几日后的邀约。送行的时间眼看着便越拖越长,再依依不舍的友人,也只能果断地告别了。

“王兄,时候不早了,也别耽搁了你们入城。我们这便告辞了。”

“王兄,改日再会!回头我抄上几十卷书送与你,就当抵了这匹马了!”

几个年轻男子终于拨马转身飞奔而去了,留下几道烟尘慢慢地消散在路途中。

王七郎微微眯起眼睛,目送他们的背影渐渐变小,突然对身边的妹妹道:“九娘可想骑马散散心?阿兄让赵九替你牵着马,慢慢走。”

王九娘略想了想,觉得往后大概也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了,于是轻轻点了点头。

王七郎亲自给妹妹挑了一匹性子和顺的小母马,又扶她小心翼翼地坐了上去。兄妹二人骑马跟在车队后头,慢慢地走动着。刚开始王九娘浑身上下一片僵硬,连缰绳也只敢虚握着,唯恐刺激到了身下的马。但走得久了之后,发现这匹马确实脾气温和,她也便渐渐地放松下来。

“这两天,阿兄觉得你又有些闷闷不乐了。马上便要见到阿爷阿娘了,不高兴么?”

“能见到阿爷阿娘当然很高兴。”王九娘回道,“只是觉得离开长安太久了,有些情怯而已。”

王七郎挑了挑眉,只觉得妹妹的性子果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有了心事便藏在心里不说,自己闷着独自烦恼,也不知又该闷出什么症候了。但她既然不想说,他也不能逼着她吐露什么。于是,他只能叹了口气:“前两日给你的文卷,你看过了么?”

“……”她这几天脑子里纷乱得很,哪里还能集中精神欣赏什么诗文。无法回答,王九娘便只能保持沉默了。

王七郎又看了妹妹一眼:“你以前最好品读诗文,这几年大概也没什么心思了罢。说起来,张五郎一手字写得尚可,诗文却是平平,委屈你了。”顿了顿,他又道:“那钟十四郎,文辞是几人当中最出色的,他的诗文,很是值得细细品读一番。他也有意贡举,如今常科众多,他若想中进士科仍然略有些不足,明经科应是无碍。”

王九娘眨了眨眼。这钟十四郎到底是谁?阿兄果然还是未曾放弃帮她选婿的念头?

“阿兄打听过了,他尚未娶妻。”

“……”居然打听起了这种事,心思简直是昭然若揭。恐怕那位被打听的钟十四郎也应该心里有数了罢。王九娘突然想起方才与她对视的那位青年:或许那并不是巧合,他也有心想看看她的反应?但单从他的目光来看,也不像是在试探什么,或许是她想得太多了。

王七郎似笑非笑地接着道:“榜下捉婿如今已渐成风尚,若是九娘你不着紧些,这样的佳婿很快便会被人抢走了。早些下手,也好早些定下来。只要你有意,钟十四郎必定不会拒绝。”

“阿兄,我当真不想再嫁。”被他这样一说,王九娘的双颊上不禁飞起了粉霞。但她的神情却异常认真,声音也非常坚定:“不管是钟十四郎也好,旁的什么人也好,我都不想嫁。所以,阿兄也别再替我操心这些事了。”

王七郎轻轻一叹,有些懊恼:“是阿兄太心急了,想着你一向最欣赏这种文士才子,说不准便会因诗文而动心。罢了罢了,此事阿兄不会再提。那钟十四郎,也只能随缘了。”

王九娘绷紧了脸,接道:“阿兄这么急着想将我再嫁出去,难道是不愿往后在家中见到我么?若当真不想再见我,我便搬到尼寺、道观中去住,也好自在一些。”

王七郎瞥了她一眼,见她嘴角轻轻勾起,显然并不是当真在生气,不禁莞尔:“好罢,都学会打趣阿兄了。在阿兄面前这般顽笑无妨,阿爷阿娘可听不得这些,别惹得他们伤心。”

“知道了,阿兄放心。”经过这么一出“惊吓”,先前种种不安与焦躁竟像是飞走了似的,已经寻不着痕迹了。王九娘浅浅地笑了笑,示意赵九放开缰绳,轻轻夹了夹马腹,竟驾着马小步跑动起来。

王七郎摇了摇首,驱马赶了上去,忍不住提醒妹妹小心一些。

不多时,巍峨壮丽的长安城便已是近在眼前了。

这座城池与洛阳不同,结构规整而严密。皇城、宫城位于城池的正北,以一条朱雀大街分隔东西。朱雀大街之东属万年县管辖,建有五十五坊一市,称“东市”;朱雀大街之西属长安县管辖,同样建有五十五坊一市,称“西市”。整座长安城便被横竖三十八条街道,分成了棋盘状的一百一十坊、二市,基本呈对称形状。不过,东北面兴建的大明宫、西内苑、东内苑,东南角的曲江池则又多少增添了些许不对称之美。晨鼓响则里坊开,暮鼓响则里坊闭。近百万人就在这样一座辉煌的都市中,过着规律而又浮华的生活。

长安城郭共开了十二座城门,北面是光化门、景曜门、芳林门,西面是开远门、金光门、延平门,东面是通化门、春明门、延兴门,南面是安化门、明德门、启夏门。其中,自正南方向的明德门入城,便踏上了朱雀大街,它亦是长安城的中轴线。而正东方向的春明门外,便是赫赫有名的灞桥,关中八景的“灞桥风雪”指的便是附近河堤上柳絮飞舞的景象了。

如今早已过了柳絮飘飞的时候,这般美景王九娘自然无缘得见。但灞桥上折柳送行的人却仍是络绎不绝。不过,她也只是好奇地看了两眼,便下了马,回到马车中去了。长安城中不许跑马,像她这种生手,还是小心谨慎一些为好。稍后,连兄长王七郎也下了马,去了前头另一辆马车里。

“九娘,这是要从春明门入城?”青娘问道。

“阿兄说,当年我是从春明门出嫁,经过了灞桥。如今当然也应再过一回灞桥,从春明门回家。”王九娘回道。

她对长安的布局一无所知,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那两座佛寺塔大雁塔与小雁塔了。不过,方才远眺城内的时候,高达两丈有余的长安城城墙掩去了城中绝大部分房屋的檐角,她只瞧见东北角上有些台阁的轮廓,并未见到后世闻名遐迩的大小雁塔,不禁有些遗憾。大概,这一双雁塔还未开始建造罢。她依稀记得大雁塔像是与玄奘有关,这样说来,如今仍是唐初?在位的天子究竟是李世民还是李治?可千万别是李治,不然,光是他的后宫就能闹出一阵又一阵腥风血雨了。说不定,父亲官职卑微也是件好事?不用被牵扯进层出不穷的谋逆、废后、立后之事里。

“宣平坊离延兴门近些,绕道从春明门入,不知能不能赶在坊门关闭前家去。”丹娘看了看天色,略有些担心。

“阿兄自有成算。”王九娘道,心里默默记下“宣平坊”这个名字。若是连自家在哪个里坊都一无所知,假如有一天与大家走散了,大概就连找也找不回去了。

她自是不知道,长安城的里坊虽然对称分布,但因方位不同,聚居者也有些区分。

“东”素来被视为主位、贵位,且因东北面更靠近皇城、宫城与三内,不少达官贵人的宅邸便都建在东北角上。东市附近的几个里坊,包括传说中的平康坊在内,同样是高官世族的聚居地。作为太原王氏三房嫡支,王家虽未住在靠近皇城的那几座里坊中,但距离东市只隔了一个安邑坊,也已经算是不错的位置了。

而“西”相对而言便稍显不足了些。虽然靠近皇城的那些里坊也有不少贵人宅邸,但西市附近住着的都是些豪富胡商,将偌大的西市经营得格外繁华热闹。而千古闻名的唐时丝绸之路,正是从西市发端,经由这些不畏风霜的胡商,通往遥远的西域。

最新小说: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八零好福妻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谍海偷天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九零福运小俏媳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