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之败震动了汴梁,一时间议和需要让步的说法风靡全城,张浚、汪伯彦等人都在不同的场合拿大同的失守来作例子,说定北军可以战胜西夏,但是面对金军,还是逊色一筹,所以汴梁主持的和谈才是大宋生存的正道。
润州的回复一日三到,先是宋徽宗批准了太原与西夏达成的协议,同意王佥前往润州,俘虏的事情让定北军自己处理;接着就是询问云中之战的真实情况和太原的下一步打算,黄昏时分八百里快马送来的信,则是询问释放完颜宗弼的可能性。
对于金国要求放回完颜宗翰和银术可的要求,汴梁的宋臣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应该,甚至连争辩的念头都没有,当时一听到高庆裔的请求就直接上书润州,要求朝廷通知太原那边准备放人。只是太原这一阵子气势正焰,润州找不到机会开口,现在大同失守,润州反而认为机会来了,可以平衡一下太原和汴梁的情绪。
赵楷熟读史书,对于润州的用心看得清清楚楚,晓得不是真的要自己放人,很干脆地回了一封信,说现在和金国正在激战,刚刚在阵前射杀了金国的元帅完颜宗辅,如果这时候把完颜宗弼再送回去,那就是给自己找麻烦。赵楷表示,为了大局,他可以考虑在失去大同的情况下议和,也可以遵照宋徽宗的旨意放人,但那一定要在宋金有了真正的和平以后。
大殿上群臣都觉得牙疼,宋徽宗也体会到赵野等人为什么告退的原因,只要放开对康王的束缚,这小子就会毫无顾忌地胡来;从杨志还没离开汴梁就开始和谈,眼看着冬天都要过去了,五个月时间,汴梁在做什么?要是已经签下协议,不就意味着和平,可是协议送到幽州三个多月,吴乞买硬是没有给回音。
按照唐重的意思,这样的事汴梁去和太原商议个满意的结果才是上策,两个皇子老是这样指使着朝廷,最后肯定会被现实戏弄,达不到想要的结果;但是钱盖和孙昭远等人不同意,力主宋徽宗下诏,强行要求太原放人。有人明摆着是拉偏架,郑亿年等人跟着浑水摸鱼,群臣争议半天,户部尚书王襄很得力地保荐孙昭远前往太原宣旨,在郑亿年等人的赞同下,最后达成了妥协。
孙昭远出发后,才渡过长江被一群流民打得倒地不起,马车被砸了,护卫全部躺在地上,幸亏官军来得及时,整个队伍一个人都没有死。消息传回润州,宋徽宗在御书房砸了一块端砚,第二天朝议马伸出面举荐张澄前往,结果张澄在京畿路遇到大批高手偷袭,所有随从全部战死,张澄本人中了两支毒镖,救到开封的时候只剩半条命,携带的圣旨下落不明。
丢失圣旨那是死罪,好在张澄昏迷不醒,用不着送进大狱;但是官场上的程序不能不走,谁也不知道真相如何,但是汴梁和润州都把矛头指向太原,太原很无辜地指出,出事在京畿路,张浚等人必须承担这个结果,惹来上下一阵痛骂。
关键是谩骂解决不了问题,还是需要人去太原,否则圣旨不到,太原有一千个理由来推卸事由;宋徽宗这次反而冷静下来,想看看太原究竟会玩出什么花样,下了第三道旨意让汴梁派人去太原,点名汪伯彦。唐重立马劝阻说:“圣上,张浚刚刚在汴梁杀了赵哲,用的名义是打了败仗;还是安排一个不出名的人去吧。”
宋徽宗懂了唐重的意思,要是打了败仗就杀头,康王手下从张浚到刘光世,没有一个能活命的,可是单单死了赵哲,这其中的奥秘不言而喻;要是汪伯彦去了,太原来这一手,哪怕不直接杀人,就是把人关起来,润州的脸面也没地方放。宋徽宗迟疑地问:“唐卿有何高见。”
唐重心有成竹地说:“朝野还是不赞成议和的人多,孙昭远、张澄出事,只不过他们是康王的人,属于那种被人认为是出卖河北的人,这次要换一个身家清白的人,无所谓官职大小。”
马伸等人哭笑不得,可是对于唐重的讽刺也无从反驳;宋徽宗半信半疑中,安排起居郎韩禧前往太原,韩禧果然没有出事,太原方面也没有驳宋徽宗的面子,表示放人没问题,但是要和金人谈收回中山、真定,河间三镇的事情。韩禧据理力争,说那是不可能的事;被梁寻一句话封了口:“你们不问问怎么知道不行?谈判吗,一切对自己有利的都要争取。”
郓王赵楷等人还特意签了十万人的请愿书,让回程复命的韩禧一同送往润州,韩禧不知道脑子是否进水了,沿途在驿馆把这件事说个不停;韩禧人还在长安,河南江南已经传遍了这件事。大宋的读书人从来就没有统一的立场,不管是汴梁还是润州,主战的一方再次因此大肆渲染和谈的不利因素。
天正下大雪,康王赵构看着广场上的雪景,恨得牙痒痒道:“太原真是威风耍惯了,打了败仗还这么嚣张;那个韩禧也是昏了头,这样的机密大事弄的路人皆知,也不怕丢脸;张浚,不若我们大肆反击,闹一个天翻地覆,好泄了我心头的恶气。”
张浚骇然道:“王爷不可,韩禧狡诈异常,这是他故意让外人知道,好在必要的时候脱了自己的干系。”。
梁扬祖低声道:“王爷,要成名自然要立威,不过现在这个话题太棘手,怎么回答都不行,我们最好先躲得稳稳妥妥,再商量大计;就像这雪,看起来都一样,但是冰雪去后的风景绝然不同。”
康王的这座宅子并不是宫殿,若从门外看实与其它宰相亲王的府邸无异,只是门饰比较新;但是里面,有意无意把议事厅摆在高台上,视野开阔,寓意深远,只可惜是冬季,满眼的风景都被冰雪覆盖了。赵构听懂了梁扬祖的意思,忍着骂人的冲动,重重地说:“你们看着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