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纪就独自在洛阳文学界这种龙潭虎穴中摸爬滚打,王粲就算再怎么聪明,也无法应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走弯路、吃苦头是不可避免的。成长的考验变得异常艰辛,王粲过得并不好。随后的一年,董卓迁都长安,王粲等一帮文人士子也被逼着前往。
然而,长安这个人人都不怎么看好的新都,却成了王粲人生的转折点。在长安,他见到了自己的偶像蔡邕。当时文学界非常有名的蔡邕,被董卓以强硬的手段请到长安担任文化界当最高长官,封为高阳乡侯。平时心高气傲的王粲听说蔡邕来到了长安,也不禁动容,特地跑去拜见。可是蔡邕家的门前车马填巷,屋内宾朋满座,进进出出的人快把人家的门槛都踩坏了,他这个文坛里刚冒泡不久的小菜鸟根本就进不去。排队等了好几天,终于连看门的那个老头都觉得这个叫王粲的小子特碍眼,天天不修边幅地在蔡府的大门前晃来晃去,非常影响市容,为了让他死心,勉强帮他递了拜帖给蔡邕。
当时蔡邕正在屋内接待客人,接过帖子看都没看就丢在一边,继续跟人聊天,这把递帖子的老头急坏了,大人这次要是不给一句准话,王粲那小子估计明天、后天、大后天还得来签到。
“大人,门外有个叫王粲的小子说要拜见您。”看门的老头悄悄溜到蔡邕身边,轻声说道。
“王粲?”蔡邕凝神想了想,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
“是啊,刚才那张拜帖就是他投的。那小子就叫王粲,看起来十一二岁的样子,在门口晃悠好几天了,说要拜见您,赶都赶不走,你要不见见?”
蔡邕拿起刚才丢在一旁的拜帖,打开来细看,似乎瞬间想到了什么,“王粲?司空王畅的孙子……他现在在哪里?”蔡邕终于想起来了,司空王畅的孙子可不就叫王粲么。王畅当年跟蔡邕的师傅胡广交情不错,当时拜胡广为师的时候,王畅从中帮了大忙,说起来也算是蔡邕的恩公!
“那小子,现在就在大门口候着。”
“快叫他进来,不,还是我亲自去吧。”蔡邕急急匆匆从榻上起来,大热天的,连鞋子都忘记穿了就跑出去迎接,这把屋里其他的宾客震惊到了,到底是什么人,让蔡阁老如此失态?
蔡邕跑到大门口,左看看,右看看,“咦,人呢?”,最后眼光终于瞟到坐在门前石阶上的小孩,疑惑地问道,“你就是王粲?”
“是的,在下王仲宣,不知阁老是哪一位?”王粲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忙起身见礼道,声音清脆如竹,眸光透亮如水。蔡邕走上前凝眸细看,像,真像。蔡邕年轻的时候,也曾混迹于洛阳文化圈,跟同是兖州人的王畅来往密切。眼前这小男孩看起来也就十一二岁的样子,眉目之间清秀灵动,跟年轻的王畅非常神似。
“你就是王畅的孙子王粲!今年几岁了?”
“十五岁,请问阁老是?”王粲也在打量眼前这位衣着体面、慈祥和蔼的老人,突然脑中一动,“想必阁老就是蔡邕蔡夫子了,学生久闻阁老大名,今天能够见到您,真是上天给的福气。”
“世侄客气了,来来来,随我进去屋里坐。”说着便牵着王粲的手进府。
那些被蔡邕晾在客厅的阁老文人看到蔡邕牵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孩进来,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这是哪家的孩子,竟能得到蔡阁老如此的重视。
“给大家介绍一位贵客”,蔡邕清了清嗓子,隆重推出王粲,“这位小朋友叫王粲,司空王畅的孙子,从小天赋异凛,才华横溢,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是我们文化圈里最亮的一颗启明星。”蔡邕接着又一一给王粲介绍在座的文学界名人,其中有些人也是听说过王粲的,便顺着蔡邕的口风大赞王粲的文采。
自此王粲便经常出入蔡邕的府邸,平时圈子里有什么活动,蔡邕都会带着他出场。有蔡邕这位文学界泰斗的支持和鼓励,王粲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在长安的文化圈里混得风生水起,跟蔡邕的关系也非常亲密,亦师亦友,亦父亦子,两个忘年交常常一起切磋畅谈到深夜。蔡邕原本只是念着跟王畅的交情拉王粲一把,可这孩子是真的有天赋,几十年来自己学生无数,第一次遇到这么好的苗子,蔡邕非常兴奋,决定倾尽毕生所学,收王粲为关门弟子,还把自己那几十年的藏书都送给他。
可是好景不长,一年后董卓倒台,随后蔡邕也获罪下狱,王粲等一帮文人士子上下奔波却毫无见效,最后眼睁睁地看着蔡邕死在牢狱之中。恩师的离世给王粲带来了很大的打击,长安的文人圈子也从此一蹶不振。接着司徒王允也死了,董卓在西凉的旧部以野蛮的方式霸占了长安。西京动荡,百姓流离失所,此时已经十七岁的王粲决定离开长安,这里已经没有任何人和事值得他留恋了。
王粲年轻气盛、才高八斗,心中一直怀有济世报国的抱负,并不想回老家过隐居世外的生活。这时候正好收到荆州牧刘表来信,说荆州目前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期,非常需要他这样的人才,希望王粲能看在同乡及两家交情的份上,到荆州助他一臂之力。收到信的王粲,当即决定离开长安奔赴荆州襄阳城。刘表是王粲的祖父王畅的学生,就凭这一层关系,他也应该得到重用,然而事情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一路的风尘,王粲和族兄王凯带着家人、仆从和十几马车的书来到襄阳,刘表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还特地在城里的给他们安排了一处住宅。比之三年前,十七岁的王粲的才刚刚开始长个头,又兼旅途的奔波,风吹日晒,倒是显得黑瘦了不少。刘表本来也不太在意王粲的外貌,可是那一天大宴群臣的时候,不知道是谁提出来的,说王粲跟自己的小妹妹刘蕊年纪相反,是天作之合。当时刘表也没多想,觉得王粲才华超群,配自己那个妹妹倒也还行,便顺势应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