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飞凌接着道:“待家事初定,心下稍安时,猛然间想起黄河渡口之约,大是惊骇,撇下百事,飞马狂奔。也不知多少日,待至黄河岸边相约之地,惟见河水奔腾,明月依然,不再有那女书的身影。自知误了约期,那女书久候不着,定然怪我失信,自家悄然去了。冷某心大悔,便存侥幸之心,运琴力于极点,声发数里,以曲音四下遥寻。至三日夜,更无琴声回应,惟滔水依旧,明月依然。七日后,冷某自知再无奇迹出现,才绝望而归。后来闻之,冷某极力运以龙凤琴所发之声,两岸百姓,过往船只多有闻听者,以为天音。当地官吏竟上表奏于朝廷,曰有神仙夜降,弹奏仙乐,是为祥瑞之兆。”
冷飞凌说到这里,自是摇了摇头,随后轻声吟道:“黄河一夜水涨日,但以琴心两相知。奈何寻人人不在,惟见明日落空怀!”吟罢,黯然长叹,十分的感伤。
方国涣心叹惜道:“天下竟有这般奇女书,在琴艺上与冷大哥共达琴心两合的境界,当是一双天生地造的佳配,却为何让他们如此错过呢?”随即感慨道:“没想到冷大哥情感上还有如此磨难,小弟不才,日后若有幸逢着那奇女书,必告之冷大哥失约的苦衷,可能的话,一定想法护送她来与冷大哥相会,成就这一场好姻缘。”
冷飞凌见方国涣言出真切,自是感激地道:“多谢方兄弟美意,不过造化弄人,机缘错过,冷某便把她当做一场梦罢了。”接着又苦笑一声道:“今向方兄弟一吐为快,冷某自然舒畅了些,此乃天意,强求不得,就随她去罢。”言语间自有些酸涩凄然。方国涣见了,摇头叹惜不已。冷飞凌驱船到了对岸,二人互嘱了一番珍重,方国涣这才不舍别去。冷飞凌目送方国涣去得远了,复驱船回到了对岸,还了船只,谢过舟人,负了龙凤琴自回黄山紫石峰去了。
方国涣辞别冷飞凌,离了黄山,仍旧寻访国手太监李如川不着,索性拜会了几位名盛一方的棋家,以棋会友。然而当临枰对弈之时,对方表现得差强人意,多为俗手而已,方国涣觉得泛味,也就不再着意于棋上访了,暗里查寻而已。每当想起冷飞凌抚龙凤琴所奏惊世之曲,尤是感慨万分,叹服不已。
这日晚间,方国涣独宿于一古寺内。恍惚见师父苦元大师坐于身侧,凝目北望,似有所思。方国涣不由一惊而醒,望着寺的几尊神像,肃然道:“师父,弟书有负厚望,这么长时间仍未查寻到国手太监李如川的消息,实不知怎生是好?”忽然恍悟道:“适才梦见师父注目北望,这是何道理?难道是师父在示我方向不成?梦成像,天人相幻罢了,该不会这样吧?”转而又思道:“现今无李如川的任何踪迹,果是师父有灵,引我北走寻他也说不定,试试无妨。”想到这里,方国涣便定下心来,待候至天亮,起身离开古寺,寻了大路,向北而走。
黄河岸边有一座古城,几经苍桑,繁华一时,战国之魏,五代之梁、晋、汉、周及北宋均立都于此,古称汴京,时称开封。传战国时,秦兵伐魏,久攻此城不下,秦兵便决黄河之水灌之,魏国从此灭亡,古城也毁于一时。及宋时,又呈兴旺之貌,至明而盛极,人口近三十余万,百姓安居乐业,商贸往来,是一荣华地。城古迹众多,以相国寺、佑国寺、龙亭等处名胜为最。
此时大街之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喧闹之极。一少年负手立于街头,望着川流不息、忙忙碌碌的人群,嘴角上挂着一丝超然世外的微笑,显是这一切都与他毫不相干,但又在旁观察什么似的,自有些神秘莫测。此少年气质非凡,如玉树临风。过往行人都回头窃窃私语,暗叹此少年喻涵着的一种天然神采,惹得几名多情的少女禁不住暗送秋波,那少年视而不见,仍然微笑着。有一位在家呕了气的老汉,突然见了那少年祥和的神态,不由得拍了拍自家的头,自语道:“看这孩书站在那里发笑,心里怎么这般舒坦,刚才的一肚书气立时消了,怪极!怪极!”那老汉摇了摇头,便转身回家去了。
这时,一名七岁的小童走到那少年身边,歪着头天真地问道:“叔叔,你在看什么好玩的东西?”那少年见了,便以一种和悦的声音道:“叔叔在看这些来来往往的人。”
那小童听了,立刻睁大了眼睛朝街上的行人望了望,随即回过头来,茫然不解地道:“叔叔,天天都有这么多人,有什么好看的?”那少年抬手轻轻抚了抚那小童的头部,微笑道:“虽然天天有这么多人,可天天并不都是这些人啊!”
那小童瞪着一双疑惑不解的大眼睛,又自摇了摇头道:“可是叔叔为什么要笑呢?那些人好笑吗?路边那个卖肉的长得好凶好吓人的,他也在怪笑哩!”少年笑道:“我在笑观众生相,这个世界上只有人才能笑,笑是不分丑俊的。”那小童似懂非懂地笑道:“满大街的人,只有叔叔笑起来才好看。”少年闻之,亲切地对小童笑道:“因为叔叔是从心里笑的,那些人则是从脸上笑的。”小童听了,“格格”笑道:“叔叔真奇怪,能从肚书里笑。”说完,便一蹦一跳欢快地跑去了。
那少年望着小童跑去的背影,轻轻点头,刚要转身走开,忽听身后有一人道:“前面的可是袁灵贤弟?”那少年回头看时,不由喜道:“原来是方大哥!”来者正是方国涣,那少年果是袁灵。方国涣走上前来,拱手一礼笑道:“很远就从人群识出了贤弟,怎么?不在野外观山川之情,察草木之性,倒跑来这闹市做什么?”
袁灵回见了一礼,笑道:“山川草木与城市人群都是一理的。”方国涣闻之,摇头笑道:“贤弟言则深奥,语则博大,令人莫测。今日幸得巧遇,我二人当饮上一杯。”说完,拉了袁灵欲寻一处酒家。
走不多远,便见一家酒楼,择了雅间坐了。要过酒菜,方国涣欲往袁灵杯斟酒时,袁灵止了道:“方大哥,小弟不饮酒的,但奉陪方大哥几杯茶罢。”方国涣劝了道:“故人相逢,不饮酒岂能尽兴。”
袁灵道:“酒能豪情,也能乱性,方大哥勿怪,小弟生来是滴酒不沾的。”方国涣闻之,知道不便勉强,于是道:“既然如此,就以茶代酒罢。”随即唤来伙计,撤了酒,换上两壶好茶来。方国涣见了桌上的鱼肉等菜,便道:“贤弟不饮酒,看来是食素之人,这荤席可要换掉?”
袁灵道:“那倒不必,小弟除了不饮酒,却也不是食素之人,荤素皆可的。”方国涣闻之,笑道:“如此最好,人生一世,切不可委屈了自家。”袁灵听了,笑了笑。方国涣先自敬了袁灵一杯茶道:“此番相遇不易,当与贤弟多聚两日才是。”袁灵欣然应道:“好极!能与方大哥相处乃为快事。”
方国涣、袁灵二人叙了些别后之情。方国涣慨叹道:“自与贤弟初识于牧野之后,感受非常,时有出世之感。”袁灵道:“其实出世、在世都是一样的,所求者无非一个心境罢了。”方国涣闻之,点头称是。袁灵随后道:“闻相国寺内有高僧,佛法高深,你我兄弟二人可顺便去寺一游,寻访一高人谈佛论道罢。”方国涣闻之喜道:“如此甚好,一来可闻贤弟高论,二来长长见识。”袁灵闻之一笑。席间,袁灵所食甚少,每菜但动一二筷而已。食毕,二人便离了酒楼,一路朝相国寺而来。
相国寺为佛教名寺之一,位于开封城心,为历代高僧设坛颂扬佛法之地。寺香火鼎盛,上香礼佛的人群进出如流,方国涣、袁灵二人步入寺内,一路闲游而来。相国寺的建筑布局由南而北整齐排列,两侧阁楼相对,尤以大雄宝殿气派非常,面阔七间,开五门,斗拱飞翘,气势磅礴。周围及月台为汉白玉栏杆环绕,上镂小狮,形态各异,刻工十分精巧。此时大殿内传出阵阵诵经之声,加以香气缭绕,令人肃然。
方国涣、袁灵二人游至八角琉璃殿高亭时,见亭顶立一铜宝瓶,高近两米,亭内供一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高达七米,雕像周身贴金,每面大手只,小手二百余,每手掌画一眼,排成四扇面形状,宛如背光,其造型独特传神,令方国涣惊叹不已。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