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难得双全
郑畏要成为京城名师马元研究生的消息不径而走。
当王青年老师走马上任时,东山艺术学院两山分院的后勤部马部长都知晓了。
鞠教授与王青年老师住在学院的教师公寓楼里,免不得学生们前去烧炕温锅的。
后勤部马部长终于扶正,跟着王院长走马上任,对郑畏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看来,马部长对有美术界的行情也是了如指掌的。
郑畏的身份多了一重,让马部长不再仗着自己相当于正处级的职级,对郑畏稍有慢怠。
郑畏对马部长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也为王院长拉拢些贴心助手,给他带去了些古意茶。
知道他是南方人,郑畏还特意多挑了些品种,非常谦虚地让马部长品评一下。
最好提出些炒制意见和建议,他恰到好处地挠到了马部长的痒处。
马部长脸笑成一朵菊花,见到郑畏去找王院长,就立刻迎接陪同,热情得不得了。
王院长院务繁忙,鞠教授对九家涧的情况还不很熟,生活上的很多事情,就靠郑畏这位学生帮忙解决。
丁蓓蓓同学很自觉,竟然真有留在九家涧,很负责地为王院长和鞠教授服务。
当然,付娇是地主,也地跑到鞠教授家里忙里忙外。
张良英没找到由头进入鞠教授家里,省城的公司业务也得她亲自处理,很是留恋地撤退了。
鞠教授与王院长在两山学院的家里,人来人往的,倒比在省城时还热闹。
有些花天酒天的意味,教师公寓楼面积不太大,三两个人进去就显得拥挤无比。
马部长把王院长对门的公寓楼留出来,临时没分给教师,也是闲置的空房,让王院长先用着。
王院长身为两山学院的一把手,不能带头坏了规矩,没接钥匙。
郑畏与毕东风一起去温锅,毕东风还提出来把两山家园自己预留的楼房,给王院长与鞠教授先住着。
王青年老师直接摆手拒绝,摆出他院长的高风亮节来。
“我院的物业交给你们集团的物业管理公司管理,我们现在是业务关系,不能有经济往来了。我可不想被纪委叫了去。”
鞠教授更直接,拒绝了毕东风的好意,提出一个方案来。
“你开发的楼盘,给我们挑一套好楼层,按照市场价格卖给我们。我们不贷款,预付一部分款,剩下的分期付款,也算你的心意。”
鞠教授的算盘打得很精,她也看准了投资九家涧楼宇,还会增值。
鞠教授的话,提醒了毕东风。
他过于商业化的头脑,马上就想到开发教师公寓类的楼盘。
三所大学都到九家涧落户的话,教职员工加起来,也是数以千计的消费群体。
“教师们集中居住,再开发楼盘时,你可要考虑到附设上幼儿园和中小学。他们大部分从省城拖带女地过来教学,也是推动九家涧大发展的有生力量,必须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你如果有兴趣,可以与省城着名的中小学联合办学,政府在政策止予以倾斜。”
郑畏听毕东风有了这样的想法,很高兴,及时给了小毕更大开发空间的建议,教育和医疗资源对引才引智很重要。
鞠教授极其赞赏郑畏的观点,她现在最为担忧的,就是孩子未来的教育问题。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形态由来已久,教育资源的差距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好的。
如果毕东风能够出资建学校,再与省城名校合作办学,那么大学教师队伍最大的后顾之忧,就解除了。
自愿到九家涧分院里教学的师资也会增多,质量就有了保障。
在九家涧这样一个风景秀丽的未来城里,学习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没有雾霾、噪音、高物价的困扰和灯红酒绿的诱惑。
郑畏自从有了新规划的想法之后,已经安排有关部门积极向外引才引智,特别是寻求与大城市的教育医疗机构进行合作。
最欢迎的,当然是有名的医院和学校来九家涧设立分院或者分校,让九家涧的医疗和教育水准看齐省城。
这看似狂妄自大的想法,如果知道马上就要成立的临港开发区,就知道九家涧的未来不是梦。
已经有一家东山省的中西医结合医院来九家涧考察过了,郑畏与他们达成初步意向。
他们需要九家涧出让土地时最优惠的地价和配套管网。
郑畏没有急于求成,优惠地价,需要平衡众多学院、学校和医院的需求,即不能卖地求荣,也不能待价而沽。
找到双方利益的最佳接受点,是郑畏与有关部门考虑最多的。
明天,郑克爽副市长就到九家涧了,有些问题得请示,由他定夺。
“深港市当年不就是个小渔村,现在已经成了千万人口的大城,引领全国很多行业风骚。”
当郑畏跟郑克爽汇报工作时,切入教育医疗这个敏感话题时,郑市长肯定了他的想法。
“敢想敢干,是深港人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郑市长颇有深意地看着郑畏,很为小伙子敢想敢干感到欣慰,有此干将,何愁闯不出一条血路来。
筚路蓝缕,创业者无不如此。
郑克爽副市长饶有兴趣地把郑畏设计的现场会点线看了个仔细。
在陈家涧集中供养点上,郑克爽副市长待的时间最长,不仅与隋海夫妇、陈日光和王大龙弟兄俩聊了天,还在那里的食堂吃了午饭。
与集中供养点的贫困户一起吃的自助餐,询问了不少老人,都夸饭菜质量好,服务很到位。
那些做点编织挣些零花钱的人,还乐呵呵地展示自己微信里的存款数额。
最多的竟然达到六位数了。
“我百年后,把这钱就捐给慈善机构,让更多失去劳动能力的人,能够和我们一样,吃得好,住得好,有人照料,有人看病,有人洗衣做饭,还能为社会创造财富。”
郑克爽副市长吃得很饱,简单的家常菜,更让人开胃。
车行至青莲寺路口,郑克爽看了毕东风搞的宣传牌。
对效果图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大感兴趣,问郑畏是谁搞的。
“东正建设集团毕东风搞的,他是第一个投身九家涧建设的人,辞去了公职,义无反顾地全心全意建设九家涧。他也在此挖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现在九家涧百分之三十多的建设项目,都是由他的公司承建。”
郑克爽点点头,又问到:“听说他是你的同学,对你提出的设想,不计利润,也要去实现?”
这个问题有些玄妙,郑畏反应极快,毫不犹豫地回答:
“嗯,他是被我拐来富家涧的,从贴钱画墙开始,就没停下来过。”
郑畏讲得很坦然,也充满了感情。
“他是爱上了富家涧这个富有生机活力的地方,一心一意地想把她建设好,才抓住了别人看不上或者不愿干的机会,抢占了九家涧开发建设的先机,自己也有了大发展。”
“可有人不这样想,说他是靠着你发家的。还说你们是连襟,共同合伙,把九家涧的资源占有了,垄断了九家涧的建筑市场。”
郑市长提出的问题很尖锐,郑畏却是没有任何反响。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郑畏用大家名言回答了郑克爽,微微一笑,把手一挥,想要打碎谣言。
谎言总是谎言,说上一万遍,还是谎言。
“他们不知道我在最困难的时候,有想法却没有人支持帮助的困境,困在笼子里,只想骂人!”
郑克爽看着郑畏陷入沉思,回忆走过来的艰难险阻,脸上的笑意若隐若现。
他不信任郑畏,不会说这番话。
“九家涧的公益事业,开头都是毕东风的东正建设集团支持,很多第一,都是他在做,无怨无悔地做着。”
“青莲寺重建项目,全靠社会捐助,他为了早日完工,吃住在工地。这不一百天就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创了九家涧速度,还践行了这个信念。”
“建设竣工的同时,他还建设了国学别院和青莲家园,回报捐建青莲寺的爱心人士。”
“走,上去看看。会会这位眼光独到,有拼命精神的家伙。”
郑克爽没理会正说得起劲的郑畏,背起双手向山上走去。
原来坎坷不平的路,全被毕东风整修得平坦多了。
取山势,凿石为路,为台阶,弯曲蔓延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