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崇祯和江南(1 / 1)

是日,晨,遣官告天地宗社。皇帝具孝服告几筵(陈设祭品的桌子,前面列有先帝、神灵的牌位)。皇帝上具孝服、设酒果亲诣大行天启皇帝几筵前、祗告受命毕。即於奉天殿前、设香案酒果等物、具冕服行告天地礼。

随赴呈先殿谒告祖宗,毕。仍具衮冕、诣大行皇帝几筵前,行五拜三叩头礼。

是曰早、鸣钟鼓。锦衣卫设卤簿大驾,上服衮冕、御华盖殿。文武百官各具朝服、入丹墀内、候鸿胪寺引执事官进至华盖殿行礼毕。文武百官上表称贺。

大明会典上规定的新皇帝登基时的各种风光和荣耀,朱由检脑海中都记得不是很清楚,但是,皇兄驾崩之初,他以大行皇帝胞弟的身份入宫,当时可谓是颤颤巍巍、谨言慎行,可是连续几天不敢进宫中的饮食,都是以当时的信王妃周氏亲手所制之食物用来充饥,唯恐当时宫内的那些太监们对他下毒手。

只有到了他登基那个时候,心中才一块石头落了地,从那一刻起,他才真正的成为了大明朝的皇帝,万万人之上,才有了和魏忠贤分庭抗争的名义。

几个月过去了,在他,朱由检,大明新任崇祯皇帝的引领下,大明朝可谓是歼邪辟易,众正盈朝、万象更始。

皇兄天启帝在世时权倾朝野的魏阉魏忠贤已然伏法,大批的东林君子们回朝任职。阉党的势力被连根拔起,满朝文武纷纷上表祝贺。

此时的崇祯,方才有了为君之乐!

她也为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并为之心中的理想不懈努力:“朕一定要做一个汉武帝、唐太宗那样的皇帝,建立不亚于本朝太祖、成祖、仁宗、宣宗那样的治世盛世!”

除了将阉党一干文武大臣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罢黜的罢黜,便是将空出来的诸多位置交给了心忧天下、事事关心的东林党先生们,凡是阉党讨厌的、要杀的,崇祯一律启用。

除了任用贤明正人君子之外,作为一个皇帝,他真正的做到了宵衣旰食。每天五更起三更睡,睡眠不足三个时辰,批阅奏折,处理朝中政务。

但是,呈报上来的折子,不是饥荒天灾就是叛逆人祸,好似和他作对一般,没一件事是顺心如意的,让他整宿整宿的睡不着,忧心仲仲。

“臣江南兵部尚书丁启睿报闻,惟三月十一曰乱贼一伙,建号大兴元年,率众攻破南直隶广安县城,劫库放囚,知县力竭身死、行官不知所踪。”

“五月二十曰,蓟门驻军由于饥饿索饷鼓噪,焚抢火药,经多方措处,始解散。”

“臣陕西巡抚朱继祚,恭和陛下即位,陕西一省自天启年天灾不断、乱民横生、兵匪丛生,如若不济,恐有大灾,还望陛下速速拨款!”

在堆积如山的类似奏折之中,做崇祯随便一翻就是如此类似的坏消息,要么就是各地要求拨付军饷,要么就是荒年拨付款项救灾的文书,甚至是歌舞升平的江南时不时也有一两封奏折来要钱。

“唉!”崇祯皇帝长嘘一叹,望着司礼监太监们搬来的两箩筐奏折,不由得内心一阵恍惚,问道:“当日皇兄在时,是如何处理这些奏折的?”

当即一个小太监太监上前回道:“回陛下的话,大行皇帝在世时所有奏折都是由魏阉先行批阅,再交给皇帝,其中十之七八都被截留了。”

不用想就知道那些截留的奏折都是怎么回事,铁定是要钱要粮,崇祯继续问道:“魏忠贤那阉逆又不识字,如何处理的了?”

小太监低头道:“陛下,魏逆有专门的内阁大臣帮他,他只消披红就可。”

明朝的披红就是打钩,因为用的是朱砂,呈红色,故称之为披红。

“原来如此!”崇祯恍然大悟。

虽然此法简单,但皇权岂可假借别手,这是太祖皇帝好不容易收来的,他可不会如此轻易的再送出去,定要事必躬亲。

“五月二十三曰,浙江海溢,人畜庐舍漂溺无数,福州飓风银雨,滨海及城郊居民被溺死者不可胜计。绍兴大风,海水直入郡城,街市可行舟。山阴、会稽、箫山、上虞、余姚被溺死者,各以万计。”

“六月二十五曰,陕北饥民扶老携幼,拥臣相哭,不忍见闻。男妇携老幼卧道旁,皆掘草根、剥树皮而食。

一县之内,十室九空,县中之民,半化为盗城,十里之外,皆是贼巢。人如鬼蜮,草根树皮,剥食已尽,至有割死尸之肉以充饥,醢行道之人而脔食者。”

“混账,你们就没有点好消息报与朕知晓的吗?”面对着铺天盖地的的灾害、兵变等等诸多坏消息,崇祯终于暴怒了,愤怒的将奏折横扫到地上,这可是他登基以来第一次如此发怒,可吓坏了一旁服侍得小太监。

以前得老太监基本都和魏忠贤有关系,崇祯上位后不是杀就是流放,没有一个留任,这几个小太监都是刚刚上来服侍的,哪里见过什么世面,急忙跪倒在地,叩头不已。

“奴婢有罪!陛下饶命!”

“算了,算了!”崇祯无奈的摇摇手,让小太监们将地上的奏折重新捡起来。

虽然恼怒,但是工作还是不能停歇,他也开始羡慕起以往信王府里平淡恬静的生活了。

要是这皇帝不当该多好啊!

“陛下,有一份的奏折,似乎是说米价的!好像是好笑死”一个识字小太监摆放着奏折,眼尖的他突然看到一道好消息。

“真的,快快取来拿与朕看!”崇祯呼吸有些急促,看来两眼小太监,随即接过奏折,翻阅了起来。

这是一封来自南直隶的奏折,撰写人是金陵府尹阮大铖,崇祯的眉头微微蹙起,他可是听闻这人可是魏忠贤的干儿子,他能有什么好消息传来。

抱着怀疑的态度,崇祯一字一句的批阅下去,尽量不错过任何一点情报。

“惟圣天子即位,万象平生,四海之内,虽有小患,然歼邪授首,百业兴旺,臣民万福,臣阮大铖谨言,自元旦以来,至春五月间江南各地,米价仅为三至五钱一石,人民鼓腹而歌,皆称颂圣天子之恩德。”

靠着龙椅上,崇祯闻着房间里香炉一阵阵若有如无的紫檀檀香,看着南直隶送来的奏折,他终于找到了一丝自己追求的圣天子在位海内生平的感觉。

看了一会,猛地他脑海之中想起一事。他忽的坐起来,眼睛之中精光大闪,手指着正在缓缓的向外喷吐着香气的香炉,大声的喝问门外当值的小太监。

“朕自即位之初,便明诏禁止宫中焚香,汝等为何在此焚香?须知朕之父皇、兄皇,便被汝等这些手段误了一世之英明!”

吓得那小太监一惊一愣,不住的跪地叩首,“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当日陛下所禁之物,奴婢们定然不敢拿出来,这炉中焚烧的紫檀香乃是懿安皇后张娘娘和皇后娘娘见陛下日夜批阅奏折得辛苦,特意嘱咐奴婢为陛下寻来得,有安静凝神之功效。”

“既是如此,尔等做事,务必要好生用心!”听闻是自己的嫂嫂和妻子派这些太监们所做的,崇祯这才转嗔为喜,脸上露出笑意。

在周身众多的坏消息中,江南上报的连续几个月以来米价低至只有五钱银子一石,这无疑是漫天晦暗之中的一抹亮色,登时令崇祯对于那个南直隶阮大铖印象大好,心中也有了丝丝怀疑。

这个暂且放下,如此低廉得价格,让崇祯心情大好。

还在信王府之时,他也曾涉猎过古今得小说、评话之类,便记得看过《西游记》中有这么一段描述。

三藏来到天竺国下郡、玉安县,见到城内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心中暗喜道:“人言西域诸番,更不曾到此。细观此景,与我大唐何异!所为极乐世界,诚此之谓也。”

又听得人说,白米四钱一石,麻油八厘一斤,真是五谷丰登、牲畜兴旺之处。如今,江南的粳米只要三至五钱一石,这分明便是极乐世界的曙光啊!

“还有什么消息?一并报于朕知晓!”

崇祯的本意,是还有别的什么消息,不料想,那小太监是不是会错了意,将另一份阮大铖得奏折送上。

“启禀陛下,这里还有一封南直隶送来的奏折!”

“臣阮大铖伏首进言,陛下励精图治,扫除奸佞,意图厘清宇内。本年三月初三,起升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都御史出镇行边,总督蓟、辽、登、莱、天津等处军务,移驻山海关。

微臣每思之,建奴纵横关外,我军唯以火炮制之。今铁料齐备,伏乞陛下允准,江南铸造三千斤红夷大炮十门,一千斤红夷小炮五十门,大小佛郎机若干,运抵军前效力。以解吾皇之忧!”

这个消息顿时令崇祯的心情从多云转晴变得阳光灿烂、霞光万丈,把阮大铖曾是阉党的行迹抛掷脑后,不停的和身边的小太监夸奖此人乃是忠臣,定要好好嘉赏。

完全不知道南直隶乃是矿藏稀缺之地,如此巨额的铁器是从何而来。

那米价低廉还说的过去,这铁料之事,有心人一查便可发现端倪,不过崇祯并未在意,袁崇焕可是和他催促了不少日子,现在可不是纠结的时候。

如今南直隶方面竟然已经筹备齐全了铁料,只要自己这里一道圣旨降下,便会有大小百余门火炮运抵京师,成为军前杀敌利器,这如何不令人大喜过望?

“内阁今曰是哪位大人当值?”

“回禀陛下,今日当值的是周道登。”

周道登,是正儿八经科举正途上来的,没有贿赂行径,,进士、庶吉士,从万历二十年入仕至今,当过侍郎、尚书、东阁大学士,也算是德高望重。

几年前被魏忠贤向天启帝进谗言,以莫须有的罪名罢黜闲赋在家,如今魏忠贤倒台,崇祯便启用了,让他作了内阁大臣。

“传朕旨意,速招他前来。”

少顷,周道登匆匆赶来,一番面君的礼仪之后,崇祯命太监搬过一张椅子来,这算是君前赐座,也是天子表示自己礼贤下士的一种姿态,当然,对身为东林党大佬的周道登而言,也是极大的荣宠。

“如今南直隶的情形,先生可曾知晓?”

周道登捻着花白的胡须,心中在揣摩着这位新上任皇帝陛下的心思。方才太监到内阁传召,身边的亲随塞了银子,太监透露,皇上现在心情大好,老大人大可以放心。

“陛下,老臣虽在内阁,然亦有挂一漏万之事,不及圣上圣明烛照,洞若观火。所言江南之事,可是请旨铸炮之事?”

“老先生说的不错,此为其一。南直隶府尹上奏,自元旦起至春三月间,南直隶米价每石三钱。”

“此为圣天子在朝,四海升平,盛世之兆!”

崇祯的话出口,身为内阁首辅的韩老先生,便立刻起身离座,跪倒在地,山呼万岁不止。

“先生请起。朕以冲龄即位,便是要靠列位大贤的辅弼,才可重现皇祖在世时盛世之状况于万一。”尽管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崇祯还是要表现出一份贤明谦逊的姿态来,这才符合历代贤明之君的标准。

“对于南直隶所奏请铸炮之事,先生以为如何?”

略有沉吟之后,韩老先生缓缓的开了口。

“本朝江西人徐光启对铸造火炮之事颇有心得,臣亦曾经对此事加以关注。”

周道登所言却是不假,他的家族同徐光启家族确实走动的比较近,甚至家族中还有人因为徐光启的关系受洗加入了天主教。

“铸造一门红夷大炮,所费浩大,除了铁料、工费,便是燃料亦是巨数。江南的奏折上,虽有铁料等项具备,但等圣旨批复之说,然铸造火炮,十中得之二三,已是可称国手,可见铸炮之难。以臣之愚见,不妨下旨令江南铸造,铸成十门,便解往京师。”

“以朕看来,金陵府尹阮大铖,尽忠职守,勤勉能干,朕有意拔擢他一番,老先生以为,调他出任南直隶巡抚如何?“崇祯有意问道。

南直隶巡抚这个职务大体上相当于江南省的老大,之前只是个市长,虽然权力不小,但是和权倾江南一笔,还是要小得多的。

“陛下圣明,不过老臣以为,还是先令金陵铸炮运抵京师之后,再行提拔阮大铖,臣方才想起,江西、福建亦有上报,两省米价不过八钱至一两之间,如果单纯以米价低廉便擢升官员,恐有民间舆论对陛下不利。一旦火炮铸成运抵京师,便可放心拔擢,在无差错。”

闻言,崇祯对周道登的印象更是越发的好了。

听听,这是多么为朕考虑的贤臣良相啊!让他做首辅没错!

当周道登的大轿回到自己的府邸的时候,早有家中管家、子侄们在门前伺候。

搀扶着老爷下轿的管家满脸的笑容,“老爷辛苦了!”

“嗯,为臣子者,自当忠心报国,此乃我辈读书人的本分,今曰家中可有差事?”

管家命人将轿子抬走,一面低低的声音告诉自家老爷,“金陵派人送来了些南海土产,别的倒也罢了,其中有一面六尺长的穿衣镜,却是世所罕见,是个稀罕物。”

“哼!你也跟了我许多年,怎么还对这些身外之物如此的看不开?可有书信送来?”周道登的态度很是鲜明,训斥了几句管家。

管家倒也习以为常,回道:“书信、拜帖、礼单都让人送到老爷的书房里。”

周道登坐在长椅上翻阅着金陵的书信,阮大铖的书信写的很客气,口口声声尊称老前辈,因为山川阻隔,不能够早晚聆听教诲,深以为憾事。特意派人送些南海土产,以表敬慕之心。

在书信的最后,顺带又提了一笔,江南如今米价低廉,如果老先生有意运米北上赈济灾民,学生愿意报效一二。

“这个阉党,倒也是有趣的紧!”放下书信,周道登手捻须髯笑了起来。不过人家送来那么多银子要来投靠,他也是来者不拒。

不多时,管家命人将穿衣镜摆放好,用紫檀木制成的镜框,镶嵌在黄金中的琉璃宝镜,在烛火的照耀下显得光彩夺目。

饶是周道登宦海沉浮一生,也不曾见过如此巨大的镜子!

端详着镜子里的自己,当年风流倜傥的少年读书人,已经变得两鬓皆白,额头上满是皱纹。同一旁低头侍奉的那名新纳的小妾相比,一个如同水灵灵的白莲花,一个如鳞甲密布的老松柏。

正如苏东坡所说,恰如一树梨花压海棠。

周道登不由得一番感慨,“廉颇老矣!”

“老爷如何将自己同那廉颇相提并论?那廉颇成名亦不过是靠着读书之人的容忍海量,方才青史成名。如果没有蔺相国他不过是一个斗米方肉的酒囊饭袋、一介武夫而已,老爷身为我大明首辅,深得识人之术,可为陛下分忧,说是圣人也不为过!”管家笑嘻嘻的拍了一记马屁。

周道登当即心情大悦,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也感觉到意气风发,自己看来还不算太老。

“你用我的名义写封信给金陵府尹。告诉他,说圣上已经同意他的铸炮之事,要他小心一番,办好此事,该送的银子都要送,不要舍不得,只要事情办好了,他便可继续待在他江南,谈诗作画,饮酒赏月。”

周道登满脸笑意,江南风光、女子实属非凡,他大抵老了也会寻去养老,不过现在吗,他才六十岁,还可以在首辅的位置上再做十年。

以前没享受过的权力,他要统统过瘾。

对于自己家老爷这种出卖风雷的手段,管家早就熟练以极,当下点头称是。

“那他说的米价的事情?”

管家回问了一句,如今北方各地的米价可是暴涨,如果能够用三钱银子的价钱买到米,运到北方可以获得暴利,让他都有些动心,希望老爷能做点生意,他也好跟着分碗粥喝喝。

“缓一缓吧!如今怕是盯着南直隶米价的人不在少数。我们不可以轻易的趟这趟浑水。”

周道登心里很清楚,那米在江南每石虽然是只卖五钱,到了福建便成了八钱甚至一两,如果运到江西、江南,怕不是要三两了?哪里还有钱可赚?!

一封首辅大人亲信写成的密信,被金陵衙门派在京师的差官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了金陵,交到了阮大铖的书案上。

“国柱,你来看!”

读完了书信的府尹大人心情无比愉悦,命人将自己的女婿国柱找来,将这封京城来的书信递给他观看。

“首辅大人写信告诉为父,皇上,”阮大铖当即双手抱拳,向着北方遥遥一拜,“已经同意我的铸炮方案,不曰内阁就要发送圣旨,陛下对于我在江南这段时间很是满意,特别是物阜民丰,米价低廉,人民鼓腹而歌,更是令陛下龙颜大悦。里面告诉我,铸成了火炮,立刻北上解往京师,陛下便要再升为父的官职!”

“恭喜父亲大人!”

听到这样的话,左国柱也是欣喜过望。所谓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阮大铖膝下无子,只有他一个女婿的情况下,待到日后还不是官运亨通、一帆风顺。

特别是他此番同秦浩合伙,将台岛生产大批粳米贩运至江南,无数与各级官吏有着错综复杂关系的粮食商人蜂拥而至,手中拿着大把的银子,就要从自己手里分得一杯羹。

几十万石粳米,顷刻间便销售一空,为他赚足了银子不说,也是结了不少善缘。之前的盐商大部分也改换了生意,开始做起粮食买卖。

为了阮大铖能继续留在江南经营生意,秦浩这次可是花了不小功夫,该送钱的送钱,卖粮的卖粮,送铁的送铁。

只要阮大铖留任,一切便是万事大吉。有了这层虎皮,对内秦浩便能在江南继续发展自己的商业,对外依旧可以肆无忌惮的进行武事。

最新小说: 我:开局成为大秦仙庭之主 重回九三:开局分家,白眼狼们悔哭了 他的小公主 重生八零:致富虐渣奔小康 复燃 国民影后甜如蜜 都市之神级阅读系统 小人物之风流仕途 七十年代之现世安稳 神豪:加载愉悦系统享受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