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敖为人疏朗,但也不是傻大个。
冯源行事稳妥,说话也常保留三分。
楚敖心知冯源嘴上说的是“有点难”,实际上对于楚恪能列入银戈峰门墙很不看好。
二人皆知,师尊毕戈覆虽是武修出身,却对灵窍看得很重。
如果楚恪当真对灵修一窍不通,哪怕他根骨天赋再好筋骨再强韧,毕戈覆也不会对其青眼相加。
楚敖倒是对楚恪颇为欣赏,道:“半个月之前,又有谁对楚恪正眼相看了?莫欺少年穷啊,这世上出乎意料的事多了。楚恪能让我辈惊讶一次,两次,就可能还有第三次、四次,乃至无数次。”
“说不定,今日又是一次爆发。”他说着拿手指了指身后的殿门,“这外面的,不都是在等着看戏嘛!”
楚敖少有这样一本正经地长篇大论,冯源被逗乐了。
但他始终不看好楚恪被收入毕戈覆门下的可能,只道:“希望如此罢!”
楚敖也没再说什么,二人走近了高台。
杨隽和静悄悄已经分开,各列一边。
和测试筋骨一样,测灵窍也是有次序的,殿内弟子们都已按照公布的次序列队完毕。
垂手站在圆台右侧那管事朝沈却投去问询的一眼,得到沈却的首肯之后,点了点头,示意楚敖和冯源可以开始了。
这一次的次序,是按照银河九天测试筋骨的结果来排的。
杨隽就站在第一位,他身后则是季脩宁和靳岸。
不必言语,他都能感受到季脩宁灼热的目光,简直恨不能在他身上烙出两个洞来。
杨隽顿时感受到了按名次排位的深深恶意,心里也挺佩服那些曾经的学霸。
他们每次考试的坐在第一位,背后怕是要背一块绝缘板,才抵得住数十道灼灼目光罢?
不过,季脩宁这嫉恨的眼神只是小事,杨隽现在更关注的是面前那座圆台。
楚恪经历灵窍测试已不下十次,但没有哪一次是像现在这样,不仅在众目睽睽之下,就连这座圆台,也不是记忆中的样子。
杨隽带着疑惑,在楚敖的示意下,走上了高台。
流水的学生,铁打的监考老师。
两个管事也算是熟人了。
杨隽朝二人点了点头。
以往楚恪对二人也挺恭敬,但这二人均视为无物,这次却是上下打量了杨隽一番,像是第一次见到他一样。
杨隽面不改色,过了几息,低声道:“可以开始了吗?”
站在圆台右侧那人,眉毛飞快地抖了一下,抬手示意杨隽站上圆台。
杨隽微微一笑,足尖在台上轻轻一点,轻飘飘跃上圆台。
这圆台直径约莫一尺三寸,堪堪够一人站在上面。
杨隽身姿飘逸,可圈可点,场下诸人不少都在暗暗点头。
这货虽只是学徒,尚未晋级为修士,不能御器,但这身法却是不错了。
唯有季脩宁扯了扯嘴角,恶意满满:让这货装逼,滚下台罢你!
静悄悄筋骨测试过了一百钧,排名也很靠前。她站在队列里,脸色也不大好看。
别人不知道,她可是再清楚不过。
杨隽露的这一手,正是静家独门的燕归巢!
她只是三个月之前在这小子面前耍了一下,当时杨隽也学了,静悄悄并未在意,没想到那货是真学会了!
燕归巢虽然只是基础的纵跃功夫,但却是此后静家子弟修炼静家独门功法承运苍穹的根基。
这个楚恪,实在是太可恶了!
静悄悄气得脸一阵红一阵白,小胸脯不断起伏。蓦地又想到如果这一幕被江临仙看到,他肯定也能认出来!
她慌忙四下张望,倒没见到江临仙的身影。拍了拍胸口,心头一块大石落地。
没被发现就好,如果被江临仙认出来是燕归巢,她该怎么解释!
杨隽此时也是满脑袋的“卧槽”!
当他站上那座一人圆台,刚才垂手而立的那个管事挥袖一抹,也不知道做了什么,杨隽只听见“咔”的一声响,脚下顿时一空。
但他却并没有掉下去或者摔倒,脚下似乎隐隐有一股向上的力,托起了他的身体。
杨隽下意识地往下一看,见刚才平整的台面已经凹了下去,呈现出圆弧状。
正怔愣间,唰唰唰——
脚下的圆台边缘倏然间冒出数道金色光线。
这些光线以杨隽所在的位置为中心,圆台的边缘为起点,全部往外凸出,在空中划出一段条弧度,最后交汇于他头顶。
大殿内的光线不知道什么时候暗了下来,杨隽已然看不清台下的情形,自然不知道静悄悄正对他横眉怒目。
他将全副心神都放到了环绕身边的金色光线上。
这个测试方法,和以前的相似,却又并不完全一样。
除却从暗室到人前的公开,还有脚下的这座圆台,也就只有眼前的金色光线与楚恪记忆里的灵窍测试相同了。
杨隽耳中听得呲呲作响,顿感脚下一阵灼热。
低头看时,只见自下而上,一道又一道平行于圆台边缘的横向圆环加之于纵向光线之上。
随着眼前一道又一道的圆环亮起,与先时的纵向光线相交,那些金色的光线愈加明亮。
与此同时,一股柔和的力道从圆台上传导过来。杨隽的双手被这股力托起来,直至与头顶齐平。
就在这时,他的中指指尖恰好触到自下而上依次亮起的第二十道光环。
一股温润的力量通过指尖,从那光环上传来。杨隽却似触电般,瞬间一个激灵,打了个战栗。
在这道光环亮起之后,一、二、三——又有三道光环在杨隽头顶亮起。
及至此时,纵向的线条、横向的圆环,全部都被点亮。
纵横交错的光线,织就了一个圆球状的发光体。
寰宇金灵球!
正是玄天门弟子测试灵窍的大型法宝,每启动一次,就需要三枚极品灵石。
此刻,杨隽站在这闪亮的圆球中央,一脸懵逼。
金色线条,纵横相交,怎么看怎么像地球经纬线,只是数量上却稍有差异。
纵向,自圆台边缘向杨隽头顶汇拢的有二十四条光线。
横向,与圆台平行而起的,却只有二十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