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第一缕晨光透过泛黄的窗纸时,古若雅双目就睁得炯炯有神。
在一翻身就摇摇欲坠的、两条长凳架起来的“床”上赖了一会儿,她就麻利地坐起来,穿上了外衣。
夏日的清晨还有些凉飕飕的,她摸了摸身上的单衣,苦笑了一下,这个家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哪里还敢奢望穿得暖穿得好!
从床头上翻出一个桑皮纸包,她窸窸窣窣地一样一样地拣出了母亲常吃的药,放在了药吊子里,添上水,走到门外,陈妈已经生好了火。
交给陈妈之后,她拎起了门后的背篼背在身上,朝大门外走去。
一边走还一边朝后面的陈妈嘱咐着:“药吊子里的药,再过半个时辰就端下来。等我娘喝了药,把灶上温着的白粥给她喝一碗。”
“省得了,姑娘也小心些,早去早回!”一个苍老的女声嘶哑着嗓子说着,古若雅点点头,方才闭上门自去了。
路边满是露水,她捡着干净的路面快步往前行去,就算是这样,干净的裤脚也被露水给稍湿了。
村里有起早的老汉在捡牛粪,见了她笑着点头:“姑娘好早,又给你娘采药去啊?”
古若雅甜甜地一笑,答道:“田大爷早,我娘的药快吃完了,我得再寻些回来。”
又问那老大爷:“田奶奶的老寒腿好些了吗?”
“好多了,多亏了你这孩子,她都能下床了。这不,我一大早出来捡牛粪,她正在家里给我做饭呢。往常都是我捡了牛粪回去做给她吃……”田大爷笑得一脸褶子,唠唠叨叨地说着,言语里满是感激之情。
古若雅耐心地听着,又嘱咐了几句,方才转身上了村后的一条小路,那条路正通往村后的一座小山。
远远地望去,山上树木葱茏,怪石嶙峋。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山坡上,仿佛为它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
古若雅一口气爬到了半山腰,站在那里喘口气,鸟瞰着山下的村子,此时村民们陆陆续续地都起来了,家家户户都冒出了袅袅的炊烟。
她叹了口气,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来到这个陌生的古代世界已经有十三年了,她已经慢慢地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只觉得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
十三年前,她穿到这具发高烧已经昏迷过去的小女娃身上,才了解了这具身子的主人命运是如何的悲惨。
一想起母亲林氏如今形容枯槁,还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就如同老妪一样,她眼眶不由一酸:母亲还是打不开心结啊。她纵算是医术再高明,也是治病治不了命啊。
甩了甩头,她把脑子里的杂念抛走。现在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先填饱肚子再说。
由于经常来,这山上哪个位置长什么草药,她早就烂熟于心了。不到一个时辰,她就采了小半筐,看看天色大亮,她肚子也觉得咕噜噜地饿了。
紧了紧背上的柳条筐,她顺着来时的小路飞快地下了山。
刚到家门,正要推开门进去,就听身后一阵疾奔,“若雅姐,快,快,我家里的几只鸡不行了,你给看看去。”
回头一看,却是二妮,头上还缠着白布,渗出殷红的血迹来,瞧那神情,倒是不碍的了。
古若雅忙“哦”了一声,道:“等我把筐子卸下来,你回去把鸡逮过来。”不慌不忙地显然常遇到这样的事儿。
二妮忙答应了一声,就慌慌张张地回了家。
古若雅回到院子里把筐子卸下来,把草药摊开在竹匾上晾着,陈妈就端了一碗水过来,“来,喝一口润润,一大早起的还什么都没吃呢。”
古若雅笑着接过碗大口大口地喝着,抹了把嘴角,笑问:“我娘喝了药了吗?吃过粥没有?”
“也喝了也吃了,你就放心吧。”陈妈慈爱地望着她,接过了粗瓷碗。
大门忽地一声被撞开了,二妮手里拎着三四只鸡闯了进来,大声嚷嚷着:“若雅姐,若雅姐,快点,快点,这鸡快不行了。”
古若雅忙起身过来,陈妈则埋怨地瞪了二妮一眼:“我们家姑娘还没吃早饭呢,你等会儿不行吗?”
“陈妈,”二妮甜甜地笑着,“一会儿就好,一会儿就好。”
古若雅回身安抚地看了看陈妈,小声道:“他们家这几只鸡可是金贵,死了可就可惜了。”
四周的村民都不富裕,家里养着几只鸡,平日里生了蛋都不舍得吃,拿到集市上卖了换点儿油盐酱醋的。二妮的爹还长年瘫在床上,不能做活,没了这几只鸡,家里怕是又要拮据许多。
叹口气,她上前看了那几只母鸡,问了问二妮,才知道天一亮开了门,鸡就撒了出去。二妮家里没有什么粮食喂鸡,撒在外头麦田里吃点儿东西就不用喂了。
怕是人家看不顺眼,洒了耗子药了。
她赶紧回屋里拿了一把剪刀,在门口泥灶上的火里烤了烤,就朝着那几只鸡走去。
她胆子也大,一把抓了一只肥硕的母鸡把两腿踩在了脚下,几下子拔掉了鸡脖子下的毛,拿了剪刀就豁开了鸡嗉子。
二妮吓得赶紧捂住了眼,喃喃念叨着:“你这样剪开,鸡不疼吗?”
古若雅嗤笑一声:“能给它救命就不错了,还管它疼不疼啊?难道还为了一只鸡给它弄点儿麻醉汤剂?”
利索地倒掉了鸡嗉子里的粮食和菜籽,用清水冲洗干净了,她才拿了缝衣服的针和线把鸡嗉子给缝上了。
二妮和陈妈在一边看着只觉得反胃要吐,见她好像不当回事儿一样,陈妈不由念了一句佛:“阿弥陀佛,姑娘胆子可真大。我和你娘连只鸡都不敢杀呢。”
二妮也连忙附和。
古若雅暗笑:这算什么!别说是一只鸡了,就是人肚子,说划拉开也就划拉开了。
照着葫芦画瓢,她又把其他的几只鸡也剪开了嗉子清洗后缝上了,才洗了洗手,站了起来,交待二妮:“这两天先不要给鸡吃硬的东西,煮点儿小米喂喂吧,等过几天就好了。”
二妮喜得连忙道谢,把鸡一只只地拎起来,颠颠地回家了。
古若雅这才来到堂屋里,瞧了一眼靠在床头上的娘,坐在屋里一张掉了漆的黑色八仙桌旁,端起了粗瓷碗稀里哗啦地喝起了粥。
才喝了半碗,院门又被人给推开了,一个七八岁虎头虎脑的男孩子探头进来,叫道:“姐姐,我家的母羊生小崽子了……”
这个孩子名叫虎子,是村里林二婶的遗腹子,娘两个这些年过得很不容易。